欧美3区/www.成人国产/激情天堂网/大伊人网

您好,歡迎光臨河北潤普獸藥有限公司網站!
站內搜索
經典病歷
您現在的位置是:首頁 >> 經典病歷

優質雞選育建議性方案!

日期:2016-7-31 14:12:38   作者:   原創次

     廣西優質雞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。但育種工作相對滯后,育種設施普遍較簡陋,育種人員整體素質有待提高,制約了產業的進一步發展。為此,根據國家家禽品種審定標準的相關要求,結合廣西的實際編寫了本方案,僅供參考。

    1. 選育目標

    優質雞選育建議性方案  主要包括幾項:多性狀選育、體型外貌符合市場需求、保持原有肉質風味、品系。從生長速度、繁殖性能、早熟性、肉質風味、體型、外貌特征等培育2個以上品系,通過配合力測定,選擇最佳組合,根據市場需求進行配套生產。

    2. 技術路線

    基礎素材 連續4至5世代品系選育 形成新品系(父系著重選擇生長速度、整齊度、早熟性狀,母系著重選擇繁殖性能、整齊度)_+配合力測定 品系擴繁一品系配套-÷商品雞生產。

    3. 基本設施

    在最佳飼養條件下才能讓遺傳潛力充分發揮,才能獲得遺傳進展。

    3.1 建立專門育種場(區)。按照核心群的規模

    配備育雛舍、育成舍和產蛋雞舍,產蛋雞舍需配備個體籠,籠的數量依據培育的品系及組成家系的多少而定(每個品系不少于40個家系)。

    3.2 用于系譜孵化的專用孵化機、出雛籠或網(紗布)袋。

    3.3 成雞腳號和雛雞翅號、人工授精器具等。

    4. 選育技術

    4.1 基礎素材的搜集

    以本場或其他雞場或從產地引進的健康雞群(或種蛋)作為基礎素材(每個素材群體數量在3000只以上)。盡可能多地收集和儲備各類素材。

    4.2 品系的培育

    按照不同的目標,培育3個以上品系。

    4.2.1 從基礎群中挑選早熟、健康、外貌及體型體重相對一致且符合品種要求的個體建立核心群,然后組成家系(一只公雞配l0只~l2只母雞),每個品系家系數量在40個以上,蛋用品種產蛋期測定母雞數不少于1 600只,肉用品種產蛋期測定母雞數不少于800只。

    4.2.2 配種時公雞有計劃地輪配1次~2次,第一年通過家系后代來鑒定公母雞的優劣,選出優秀的公母雞又組成新家系參與第二年配種,組配時注意避免近交或有意地采取溫和的近交,再從后代中鑒定公母雞的優劣,組成新家系參與第三年配種繁殖。如此循環,經4個世代選育可望形成新品系。

    4.3 系譜孵化和后裔測定

    將組建的家系按公雞編號,每個家系的母雞也逐一編號,將腳號扣在腳上。在收集種蛋時每個種蛋上要標明母雞號,人孵時把同一只母雞所產的蛋集中在一起孵化,記錄受精率、死胚、落盤等情況,出雛前把同一只母雞的蛋放在同一紗布袋中,袋上要標明公雞號和母雞號。雛雞出殼后隨即每只雞戴上翅號,并按翅號進行登記,明確其血緣關系,孵化結束以后按家系內求出每個家系及每只母雞所產蛋的受精率、出雛率、受精蛋孵化率、人孵蛋孵化率,最后根據成績評定家系的繁殖性能。雛雞戴翅號登記以后即可轉人育雛、育成、產蛋各階段飼養,按育種要求測定各個項目并作好記錄,將測得的數據以家系為單位進行匯總并加以比較,從中選出優秀家系和個體。

    4.4 選種程序

    4.4.1 1日齡雛雞選擇:選留健壯、臍部收縮良好的個體。

    4.4.2 5周齡~6周齡早熟性狀選擇:選留冠高、發育良好的健康個體。

    4.4.3 10周齡~12周齡體型外貌選擇和早期體重選擇:選擇羽色、膚色、脛色符合本品種要求的健康個體。隨機抽樣稱空腹體重后,根據育種目標和具體情況,父系選留率控制在5% 左右,母系選留率控制在20%左右。

    4.4.4 16周齡一l8周齡白痢凈化選擇:選留雞白痢沙門氏菌抗體檢查陰性、無臨床表現的個體。

    4.4.5 20周齡一22周齡禽白血病選擇:進行禽白血病凈化檢測,選留陰性者。

    4.4.6 20周齡一4O周齡繁殖性能選擇:選出個體或家系及其后裔、同胞姐妹的記錄成績優秀及雞白痢、禽白血病陰性的個體或家系留種。

    4.4.7 35周齡一40周齡繁殖父系、組建新家系。

    4.4.8 4O周齡~43周齡繁殖母系,組建新家系。

    4.5 基本記錄

    4.5.1 分為個體記錄和群體記錄核心群、后裔測定、建立系譜都要進行個體記錄,生產群采用群體記錄。

    4.5.2 測定和記錄的項目 包括受精率、人孵蛋孵化率、受精蛋孵化率、初生重、各階段體重和耗料、育雛率、育成率、開產日齡、開產體重、產蛋高峰期的日齡、開產至43周齡、66周齡人舍母雞產蛋量、開產蛋重和43周齡蛋重、產蛋全程耗料、存活率等。

    4.6 主要經濟性狀的分配

    4.6.1 父系 早期生長速度、脛長和脛圍、羽色和膚色、早熟性等,以個體選擇為主。

    4.6.2 母系繁殖性能、脛長和脛圍、羽色和膚色、早熟性等,繁殖性能以家系選擇為主,其他性狀以個體選擇為主。

    4.7 配合力測定

    由若干個品系或家系組成若干個雜交組合,對不同的組合進行生產性能的配合力測定。通過飼養試驗對每個組合的各項指標如增重、飼料報酬、成活率、群體均勻度、雜種優勢等進行綜合比較,篩選出最佳組合。

    4.8 雜交配套模式

    主要有兩系配套、三系配套和四系配套三種,在制種過程中根據本場實際情況靈活采用。

 

 

 


版權所有:河北潤普獸藥有限公司    備案:冀ICP備18030755號 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