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腺胃炎、肌胃炎在我國的流行特點
1、家禽腺胃炎/肌胃炎在全世界均有發生,在我國家禽腺胃炎/肌胃炎可發生于不同品種不同日齡的家禽(雞、鴨、鵝、鴿、鵪鶉等禽類)。2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,多發于秋季,特別是在8~10月份。3、本病在我國,近一兩年來呈現出爆發性增長,全國各地均有發病,且發病日齡越來越小,病癥越來越嚴重,且發病后腺胃的腫脹、潰瘍變得不如以前發病那么明顯,而肌胃的潰瘍等病變卻越來越嚴重,并發或繼發的疾病所帶來的死亡越來越高。4、本病在我國,近一兩年來水禽(鴨、鵝)、珍禽(鴿、鵪鶉、野雞、山雞、鴕鳥)也都開始發病,且發病的嚴重程度不亞于雞和肉雞。5、發病的禽群生長嚴重受阻,參差不齊,群體與標準日齡值相差甚遠。6、有時候很多養禽場同一日齡兩批不同品種或不同來源的禽苗,一批發病一批不發病。7、本病容易繼發大腸桿菌、支原體、新城疫、流感、球蟲等疾病,若繼發其他疾病,則發病率和死亡率隨之增高。1、直升飛機羽(或叫螺旋槳狀羽毛):即翅膀翼羽基部不完全斷裂,斷裂羽毛與體軀垂直,象飛機螺旋狀。病雞食欲減退生長停滯,羽毛粗糙缺乏光澤蓬亂,體重僅為健康雞的1/10--1/20。病雞初期表現精神沉郁,畏寒,呆立,縮頭垂尾,采食和飲水急劇減少。后期可拖延很長時間,最后由于采不到食,病雞極度消瘦、蒼白,逐漸衰弱而死。2、腹瀉/料便:病雞排黃白色稀糞。由于飼料轉化率低,消化不良,糞便中可見到未消化的飼料顆粒。2、腺胃及腺胃乳頭呈現不同程度的火山樣出血、潰瘍、腫脹。病毒:有冠狀病毒、呼腸孤病毒、傳染性貧血因子、禽網狀內皮增生癥病毒、白血病病毒、馬立克病毒、腫瘤誘生病毒、多瘤病毒、腺病毒、雙RNA 病毒、未分類的TVP病毒等,以及新城疫、流感、傳支法氏囊等。霉菌毒素:鐮孢霉菌T2 毒素、桔霉素、卵孢毒素、圓弧酸等。當前中國家禽業已經是世界第一大國,現在正在向第一強國進軍。在此發展過程中,存在諸多問題,比如分散的小農養殖模式,造成了嚴重的生物安全隱患,如網狀內皮增生癥病毒為代表的病毒、如幽門螺旋桿菌為代表的細菌,導致家禽的腺胃炎及胃炎經常發生,困擾著家禽的健康養殖;同時,在這種生物安全狀態下,長期大劑量的使用西藥,不僅造成了多重耐藥性問題,而且這些藥物破壞了腸道有益菌群的平衡、損傷了腸道粘膜、影響了胃液和胃酸的分泌、形成了程度不同的腺胃炎和肌胃炎,不僅沒有解決問題,而且還引發了新的問題;另外隨著養殖規模和養殖總量的不斷增大,加上玉米變汽車燃油的工業化轉變,特別是玉米作為最主要的養殖飼料原料,在中國已經形成很大的缺口。這反映在家禽養殖中,低等級的甚至是劣質的飼料原料、替代品的使用逐步成為常態,這樣一來,劣質原料本身所含的毒素、霉菌及霉菌毒素的問題越來越突出,而家禽的胃腸道又特別的敏感和脆弱,由此造成的腺胃炎肌胃炎的問題越來越多。總之,主要由于以上三個方面的因素,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家禽業向強國進軍的現代化進程。引起腺胃炎/肌胃炎的原因很多,但最主要的可分為兩大類:傳染性:腫瘤類(如禽網狀內皮增生癥病毒)為主,細菌性(如幽門螺旋桿菌)次之非傳染性:以毒素類為主 如生物胺/霉菌毒素1、主要針對傳染性的腫瘤問題(如禽網狀內皮增生癥)的預防:(2)要求孵化場免疫的馬立克疫苗或傳支等疫苗必須是SPF的。(4)20日齡以內,至少一周以內,最好是網上育雛。(6)雞舍周圍清除雜草,保持干爽,做好滅蚊工作,特別是在8~10月份。(2)地養的,注意墊料的質量和控制好墊料的干濕度。3、主要針對傳染性腫瘤性引起的腺胃炎/肌胃炎的治療:(3)混合或繼發感染其它疾病的,發病率很高而且情節嚴重的:建議強淘。4、主要針對非腫瘤性(包括傳染性的和非傳染性的)因素引起的腺胃炎、肌胃炎的治療:(3)不管是傳染性的還是非傳染性的因素,只要引起了腺胃炎、肌胃炎,皆可采取如下用藥措施:②適當中西藥結合的治療方案,飲水或拌料,至少5天。
免責申明:本文所發資料信息來自互聯網收集,主要用于供給大家學習、交流。我們尊重原創作者和單位,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直接留言聯系我們。